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调查研究
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实践及启示

引导高校各安其位  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实践及启示

 

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促进高校多元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上海市在充分考虑国情市情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

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38所,高职高专院校26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93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1.5万人,研究生14.5万人。上海市立足于教育治理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把高校分类管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按照“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社会参与评估”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以“二维”分类为主的新管理体系,推动上海高校从“一列纵队”向“二维网格”发展。

(一)确立高校“二维”分类坐标。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的差异性,将高校区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按照主干学科专业门类,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通过以上两个维度,形成“3×4”的12宫格,并相应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避免过度分散资源、过度设置学科专业。

(二)引导高校自主明确发展定位。引导高校将“二维”分类体系中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融入学校“十三五”规划,找准自身定位,聚焦发展重点,基于自身基础能力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引导并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组织开展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试点建设,涉及18所高校、45个专业,覆盖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

(三)建立分类评价和支持体系。按照“公开透明、合理竞争、独立科学、互信监督”的原则,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确定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导向和具体指标,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在评价方式上,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引入独立性、科学性和市场化的第三方力量参与评价。与此同时,完善人、财、物等“一揽子”政策设计,推动高校财政拨款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充分利用政策规划、资金调控、绩效评估等手段强化激励约束。

通过实施分类管理改革,上海高校进一步找准了办学理念和定位,促进了错位竞争和多样化发展。如上海大学提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确立了“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摇篮”的办学定位,提出建设高水平、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路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性应用技能型院校的发展路径;上海电力学院确立为多科性应用技术型院校;上海海洋大学确立为多科性应用研究型高校。

二、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启示

(一)分类管理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6年毛入学率达43%,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部分高校在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同质化倾向,盲目追求“高、大、全”以及升格、更名,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接。立足国情、因地制宜推进高校分类管理,是克服同质化办学倾向、促使高校各安其位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二)分类管理要注重政府引导、高校自主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要发挥好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作用,创建科学有序的竞争环境,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协同发展。高校要有自主权,以学校规划和章程为指导,聚焦自身优势凝练特色,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社会力量要广泛参与,为分类管理的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等提供第三方参考。

(三)分类管理旨在培育“同类竞争、多元发展”的高校生态。分类管理并不是抵制竞争,而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化发展,依然鼓励同一类型的高校相互竞争和力争上游,从而创建“同类竞争、多元发展”的高校良性发展生态系统。

(四)分类管理需要进行系统性配套改革。以往高校向学术型、综合性发展,关键是拟从政府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实行分类管理的同时,要在招生、学科规划、人才培养、师资评聘、拨款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如果不进行政策调整,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高校,再好的、再科学的分类也会大打折扣。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网管信箱:mofzwgk@163.com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